叮叮噹...叮叮噹...鈴聲多響亮...
幼稚園早在一個月前就安排了 聖誕Party 報佳音 聖誕火鍋等活動
在這充滿糖果禮物的節日,卻讓我有了不一樣的體認
在學校 哥哥跟弟弟同時得到糖果
弟弟選擇當下吃完 回家跟我分享他今天得到了糖果,但是他已經吃掉了
哥哥選擇放在書包 回家跟我分享他今天得到的糖果,然後再吃掉
但回到家弟弟看見哥哥有糖果,吵著要哥哥分給他
哥哥原先欲分享其中一個給弟弟
卻被我臨時的一句話打斷了:弟弟,你自己的在學校吃掉了,為什麼要哥哥分給你?
哥哥聽了就自己吃光光
弟弟卻在哪裡一直哭說哥哥不分給他
接下來哥哥的某一堂課老師安排了要交換禮物
我問哥哥想要拿什麼去交換
哥哥隨口說了一句:這個(玩具)我不玩了,拿去交換好了~
我卻說了:你怎麼能把你不要的東西當作交換禮物給別人
於是在限定金額內,我很思考小孩子收到應該會開心的"全新"禮物
實地也跑了兩家去找尋我所認為又大.又超值.且符合年齡......等等等的禮物
還請店家幫我用小孩會喜歡的包裝紙仔細的包好
到了交換禮物當天,老大帶回了一本看似是繪本的禮物
我沒有讓老大當場拆開,因為我擔心他會說出
這我家有了,或是我不喜歡...等話語,會傷了別人的心
直到回家拆開後,老大沒有很多特別情緒
反倒是我看見了一本用購物紙袋反過來包裝的書
書本封面有原子筆畫過的線條痕跡,我安慰自己可能是原先就有了
封面還貼了特價99元,我安慰自己畢竟它是本原價240元的書
翻到書的最後幾頁讓我大傻眼
上面是有寫過及塗鴉的一本書
所以我得到的是一本別人用過的舊書
當下我很氣憤,我這麼用心準備別人收到應該是物超所值的東西
為什麼對方卻是拿一本自己用過的書
且用購物袋包一包就來交換
又不是二手物交換活動
自己覺得在這美好的聖誕節活動最後畫下了一個很差的句點
老大看到這個禮物並沒有特別的感覺
一小時候拿著這本書走過來,請我跟他一起看
我問他說:你喜歡這個禮物嗎?
老大:喜歡~
我:但是這本書那位哥哥有看過,還在上面畫畫了,你也喜歡嗎?
老大:喜歡阿~
頓時,我原先的氣憤全都消失了
看著老大拿著新得到的書本不停翻閱
反覆唸著故事裡的內容
我覺得自己好慚愧
人常常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別人的事情
認為對方應該付出跟自己一樣的努力與用心
但事實上卻常常落得自己失望 然後氣憤
為什麼自己付出沒有獲得相同的回報
聖誕節本來就是分享愛與歡樂的節日
我卻為了公平而打斷了哥哥原先與弟弟分享糖果的行為
我卻為了收到一本舊書,而忽略了孩子根本不在意這是否是新的
或許這本書也正是那位孩子最喜歡的一本書
這個聖誕節讓我學到了不應該看事情的表面
而忽略了這個聖誕節原本代表的含意"分享" "愛" 與 "歡樂"